宁波交通奏响奋进发展“春之曲”
杭甬复线工程。
从城市北部余慈地区的杭甬高速复线一期到东南部的象山湾疏港高速,从轨道交通到跨海市域铁路,我市交通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奏响了奋进发展的“春之曲”。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稳投资就是稳增长,这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题中之义。这个春天,宁波正奋楫扬帆,以“1115”工程为抓手,扛起新使命,抢抓新机遇,奋战新征程,争当宁波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的“开路先锋”。
高速公路建设热火朝天。
锚目标,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
交通运输内畅外联,涌动着发展的活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宁波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交通在其中既是支撑引领,又是重要内容。”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海达表示,宁波交通运输发展定下了未来五年的总目标,就是要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
宁波高水平交通强市的蓝图是一个既辐射全球、全国又立体联通长三角、都市圈,既物畅其流又便民利民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具体包含四个层次:全球层面,宁波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港口硬核力量显着提升,空铁一体西枢纽基本建成。全国层面,宁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和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和战略资源储运配置中心加快确立。长三角和宁波都市圈层面,与周边城市共建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加快形成“123”交通圈。全市域层面,基本形成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85%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高架)。
“1115”工程就是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的保障,胡海达用“奋力实施”四个字,表达了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决心与信心。第一个“1”就是实施10个重大专项,包括打造一流海港和宁波西枢纽两大枢纽,建设对外和市域两张综合交通网,完善货运和客运两大体系,打造智慧绿色等四方面特色;第二个“1”就是推进10大标志性工程;第三个“1”就是打造100个重大项目;“5”就是完成5000亿元综合交通投资,推动干线铁路网内畅外联、航空运输网全球覆盖、现代公路网功能相适、轨道交通网多式融合、港口航运网通江达海。
宁波舟山港剪影。
扩投资,再掀新一轮交通建设高潮
在本月初举行的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上,一个数字让整个会场惊叹:750亿元!参加会议的人员基本来自交通系统,十分明白它的含义:这是今年全市力争完成的综合交通投资额,这个数字是去年完成额(374亿元)的两倍多。
这样高额的投资,从今年新年伊始就可见端倪:杭甬复线、象山湾疏港、G228国道……一大批续建项目现场,焊花四溅、吊臂挥舞,此幅场景即使在春节期间也未停过。除了11个市级重点项目春节不停工外,春节一过,市级各业主单位和各区(县、市)也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工人尽快返岗、项目尽快复工,争分夺秒加快项目投资进度。2月10日,全市在建的51个公路、水运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发展。而项目是投资保障,为“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注入强大动能。今年,我市将有124个交通项目驶上“快车道”,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42个。
有13个令人期待的重大项目将实现开工建设,分别是宁波西枢纽、北仑支线复线、杭甬复线三期、甬台温高速改扩建、G527宁海段、G228庵东至梨洲段、G228海曙段等。更有7个重大项目将建成,分别是杭甬复线一期、象山湾疏港、十一塘高速一期、梅山港区6-10#集装箱泊位、金甬铁路等。至年底,全市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到440公里和600公里。同时,还将加快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复线二期、六横大桥宁波段、梅山港口基础设施等22个重大项目的建设。不仅如此,我市正加快前期谋划,今年将完成绕城高速横街至朝阳段改建,甬舟高速复线好思房至戚家山段等项目工可,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杭甬运河复线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早日破解海河联运主通道的“卡脖子”问题;继续深化沪甬跨海通道、甬台温福高铁、甬金高铁、杭州湾货运铁路、轨道交通四期工程等前期研究,做好项目储备。
空港发展日新月异。
稳增长,释放交通经济新动能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也是经济的风向标。新年伊始,天上地下海上畅达繁忙的交通运输,处处焕发着2023年经济全面复苏的生机和活力。
港口是宁波经济的“硬核”支撑,依托宁波舟山港,我市将持续深化海港、空港、陆港和信息港的“四港联动”发展。如海港方面,谋划新一轮海铁联运扶持政策,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力争达160万标箱,新联通2个以上地级市,新布局2家内陆无水港,积极打造国家级海铁联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空港方面,出台国际航空货运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国际航空网络,壮大市场主体,拓展货源腹地,着力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公路、水路运输是我市交通经济的“底座”。去年,全市公路运输周转量71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4%,总量排名全省第一,增速连续9个月排名全省首位。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拉升公路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2%。谋划研究道路货物运输扶持政策,引导培育一批道路货运龙头骨干企业,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升普通国省道交调数据质量。去年,全市水路周转量4025.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7%,总量排名全省第一;今年将保持9%的增速,聚焦全市前20家重点航运企业和18家国际海运企业,研究推动“本地货本地运”、船舶光租与期租业态转换;出台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大力引进头部航运机构。
此外,今年还将推动邮政业务总量稳中有进,加强对全市10家重点企业及主要快递品牌指导服务;积极推进快递“进厂出海”,培育业务收入超千万元项目2个以上、快递+制造业协同发展项目300个以上。
轨道交通惠民生。
惠民生,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从2月13日起,宁波地铁在每晚8点后及法定节假日实施免费,虽然这是促消费、稳增长的配套举措,但公共交通的便利、优惠背后,真正受惠的就是消费者。
宁波向来重视公共交通发展,作为国家级公交都市,民生服务能力在不断提升。比如今年将进一步加强常规公交线网与轨道站点接驳,新辟公交线路20条,优化微公交,开通社区“招呼站”等特色服务。将实施主城区公交车辆“大改小”行动,数量超过210辆,力争车辆实载率提高10%,同时持续推动高峰时段车速提升。此外,还将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对外错时开放,完成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治理10处。
“城市人”公共交通更便捷,“乡镇人”出行更畅达。我市将探索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推动市域交通统筹发展。持续推进乡镇15分钟上高速工程,今年,慈溪市长河镇、象山县西周镇将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全市将有68个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占比达到82%。同时,还将新开工7个跨区域“断头路”项目;出台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方案,完成市民生实事农村公路新改建70公里,改造提升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20个,客货邮融合线路4条。
机器人投入交通产业化。
强创新,打造智慧绿色交通应用高地
从港口码头到公交车站,从全路网监测到超限超载治理,宁波交通深入贯彻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化交通数字化改革,使数智化发展新实践厚积薄发,着力建设“双碳”交通,打造智慧绿色交通应用高地。
数字化改革方面,我市将出台交通大脑建设方案,力争开工建设,推动实现公路水路全路段感知、营运车船全天候监管、行业企业“一码智治”。新增“船检通·船检在线”“高速货运一点通”等场景,加快梅山港区自动驾驶试验区、智能网联公交车等创新试点。
“双碳”方面,我市将实施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方案,打造梅山低碳港区、新浦低碳公路服务区等标志性项目,主城区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出租车(含网约车)1400辆,新能源车比例达到65%,主城区公交车新能源车型占比保持100%。出台岸电奖补政策,全面完成“海进江”船舶受电设施改造。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重大战略,宁波交通将一手抓扩投资、稳增长,一手抓提质量、惠民生,通过一系列创新应用,扛起“强国”重任,让交通规划图一步步演变成实景图,为新时期新征程打下坚实的“路”基。